深圳市升阳升社会工作服务社
研究成果

凝聚力量,与你同行 ——社区戒毒(康复)服务对象跟进案例

时间: 2017-02-22 15:20:33浏览次数:7533

一、背景资料

(一)基本信息

服务对象姓名:(化名)阿权    性别:男     年龄:48   人员状态: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社区康复人员。

(二)个案来源

社工在5月份的社区走访排查中了解到服务对象3月份已经从深圳市司法局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原劳教二所)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回到社区,社工开始与社区治保内勤联系询问服务对象回到社区的情况,社区治保内勤反馈没有了解到服务对象回社区的相关信息,也没有找到服务对象本人;社工是从社区另一名康复对象(已经戒毒5年)中了解到服务对象的确已经在社区,还曾经电话联系过已经成功戒毒的康复对象,社工从中取得服务对象的联系方式,多次拨打电话没人接听,一个星期后社工接到社区警务室的电话,社区有一名康复对象主动到警区求助,希望社工跟进。

(三)个案背景

1、服务对象从1989年开始吸食海洛因,有4次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历。

2、服务对象于2008年丧偶,房子在拆迁征收的范围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回到社区后弟弟给他在社区租了一套房子住,离服务对象的父母和他弟弟家相隔不远。家人对服务对象的信息已被服务对象一次次的欺骗耗尽,但有保持憧憬。

 

二、问题分析

(一)案主呈现的问题:

1、服务对象此次主动到社区警务室寻求帮助,充分说明了他有戒毒康复的意愿,在来警区求助之前他曾经到美沙酮门诊申请美沙酮维持治疗来对抗海洛因成瘾。由于多次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家人基本对他失去了信心,所以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回到社区后得到不到家人的支持,家庭支持系统处于崩溃的边缘。

2、服务对象希望与社区中已经成功戒毒的人员联系,特别是曾经与自己一起吸毒被强制隔离的社区居民。

(二)问题背后的分析

1、服务对象多次吸毒已经耗尽了家人对他的信心,此次服务对象主动求助说明他有戒毒的意愿,但不知道怎么才能得到家里人的支持和信任,到社区警务室求助是一个最好的办法,希望能通过第三方的反馈让家里人看到自己的改变,因此服务对象很需要重建自己的家庭支持网络,修复服务对象和家人的关系。

2、曾经与自己一起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的居民,现在已经成功戒毒超过5年,在服务对象看来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是一个榜样,服务对象很需要“过来人”的支持和鼓励,让他看到戒毒成功的希望。

 

三、服务计划

(一)问题分析及介入的理论

针对服务对象呈现的问题,社工通过运用系统理论和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向结合,为案主提供专业的辅导服务,协助服务对象处理与家人的矛盾,以及社区中已康复居民对服务对象的疏离情况,更好地让服务对象完成社区康复。

1、所谓家庭系统理论起源于40年代,6070年代应用在心理学中,它的理论基础认为家庭成员形成一个互动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是同时相互发生影响的,一个成员的行为会影响其他成员的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变化,同时会导致他们对情感、认知和行为的反思。其中一个成员做出一些改变会导致其他成员发生一些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多线条的影响。这个影响随着家庭成员的互动而越频繁,这个过程越循环往复,这个影响力就会越大,如果是冲突,可能就会不断地升级。

在本案例中,服务对象因为多次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已经慢慢在耗尽家庭成员对服务对象的信心;在与服务对象访谈中了解到第4次被强制隔离戒毒就是服务对象的弟弟报警把服务对象抓去强制隔离戒毒,但服务对象在访谈中没有表现出任何对于亲人的怨语,而是说到如果不是他弟弟报警,他现在有可能因为吸毒而死掉;家庭成员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服务对象吸毒的行为影响了家人对他的看法,而且这种行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还在不断的往复,导致了服务对象与家人的冲突不断地加深;目前服务对象有改变的决心,但家属的接纳和理解的确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社工在服务过程中更多的需要注意协助服务对象进行家庭支持系统的重建。

2、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个人的看法和想法决定自己的心情和行动。本案列中服务对象并没有表现出悲观的想法和行为,对于家人对自己的态度都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希望通过自己的改变让家人重新认识自己。

(二)介入目标

1、建立与服务对象的专业服务关系,对服务对象的行为督促。

2、协助服务对象重建家庭支持系统,通过社区警务室向家人反馈服务对象的改变,慢慢改善服务对象与家人的关系。

3、强化朋辈辅导,为服务对象树立榜样,让服务对象通过榜样的力量来进行自我督促,真正戒毒康复。

   (三)介入策略与方法

1、服务对象主动到社区警务室求助,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看到他的真心改变,社工需要更多地与社区民警联系,了解和掌握服务对象的动态,并督促服务对象的行为,让他保持操守。

2、尝试与服务对象的家人接触,了解其家属的真实看法,在引导家人对服务对象监督的同时,给予服务对象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3、引进“过来人”义工,不断强化朋辈辅导的功能。

四、介入过程

(一)阐述社工服务,建立专业关系

社工根据社区警长约定的时间在社区警务室与服务对象见面,具体向服务对象介绍了禁毒社工的服务内容、社工的职业操守和参与社区康复的具体工作流程。并与服务对象约定下一次面谈的时候需要签订个案服务同意书,就服务对象改善家庭关系、定期和不定期接受社区尿检、预防复吸等问题共同与社工努力,服务对象表现认可。服务关系基本建立,社工把服务名片递给服务对象,并记下了服务对象的联系电话。

(二)签订个案服务同意书和社区康复协议,督促服务对象行为

社工与服务对象见面后,社工之后多次电话联系服务对象,了解服务对象情况,服务对象提到希望社工向社区治保主任反馈能否为服务对象提供就业支持,社工当即与社区治保主任联系,社区治保主任表示只要服务对象认真改变,社区一定提供就业支持,但具体要看服务对象行为的改变,是否积极参与社区民警的定期和不定期尿检。

(三)通过家庭访谈,争取家属对服务对象的支持

 1、社工首先与服务对象的弟弟进行了访谈,了解其弟弟对服务对象此次强制隔离戒毒回到社区后的态度,跟社工之前预想到的情况差不多,经过这么些年,服务对象反反复复的行为的确耗尽了家人对他的信心,但幸好的其家人对他还有憧憬,所以服务对象弟弟在其回到社区后都是严格控制服务对象的经济情况,社区股份公司也配合服务对象家人开展工作,把服务对象的分红发到其母亲手里,由服务对象的弟弟定期给他生活费,社工对这个也表示认同,但更多地是跟家属谈到如何在每次给服务对象生活费的时候能给予他多一些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多关心服务对象的生活,而不是在每月定期给服务对象生活费上的一次见面,应该更多地邀请服务对象参与他们的家庭生活。

2、服务对象在与社工面谈中表示自己没有去看母亲是因为其母亲不会理会他,但服务对象经常跟社工讲起他母亲经常叫他弟弟给他拿一些水果和其他的生活用品给他,他不敢去见母亲也是因为觉得自己这些年来愧对母亲;社工多次与服务对象的母亲访谈,其母亲觉得可能狠心一点会对他更有帮助,之前的几次都是觉得太溺爱服务对象而导致他反反复复地复吸,社工对家属的情绪进行了疏导,同时也与家属一起探讨了如何更好地用爱来感化服务对象,而不把支持与鼓励的爱变成溺爱。

社工分析:这段时间跟进持续了半年多,社工通过社区治保主任的协调拜访了服务对象的家属,到后来社工自己电话联系也可以登门拜访服务对象的家属,接着就是社工和服务对象一起与其家属进行了座谈。此后,还进行过社区民警、社区治保主任、服务对象与其家属一起的座谈。这也是因为服务对象定期到警区进行尿检并没有检测到有任何复吸的行为。服务对象的改变大家都看在眼里,家属的关系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社工提醒自己和服务对象的家属还是需要坚持到服务对象行为的督促,用更加有效的办法进行监督,让服务对象感受到是关怀和爱的体现,同时社区康复帮教领导小组也非常关心服务对象的康复情况,定期与社工访谈和慰问康复对象。

(四)朋辈辅导,为服务对象树立榜样

1、过来人义工访谈,初步树立榜样:服务对象所在社区已经成功戒毒康复的居民对他的看法也在慢慢改变,服务对象特别希望曾经与自己一起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过康复对象能够支持他,多次希望社工帮忙联系,社工对服务对象进行了综合考虑和评估,还有征求了康复对象的意见,还不适合让他们联系在一起,所以社工邀请已经成功戒毒10多年一直在从事戒毒志愿服务的南哥与服务对象座谈,为服务对象树立榜样,让他觉得成功戒毒是一件可以做成的事情。

2、榜样力量影响持续,行为督促不放松:社工还多次邀请“过来人”义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过来人”义工结合自身吸毒与戒毒20多年的经历,多方面与服务对象交谈,鼓励服务对象保持操守,守住不再吸一口的底线,并积极锻炼身体;还有成功戒毒康复的社区居民的陪伴和支持。社工保持与社区警务室的沟通,对服务对象进行行为督促和心理疏导。

 

五、评估

(一)案主自我评估

在结案面谈中,社工对服务对象这一年多来的坚持表示了肯定,鼓励服务对象还要继续坚持操守,社工的专业关系结束,但还是继续联合社区戒毒( 康复)领导小组进行跟踪帮教;服务对象感谢社工、“过来人”义工,还有成功戒毒康复的社区居民陪伴,表示自己这一年多来能够保持住操守,成功戒毒个体的鼓励,给了他很大的支持,目前自己各方面都比较稳定,尽管未来充满未知,但榜样的力量一直在鞭策和鼓励着自己。

(二)社区警务室的评估

社区民警说到社工的介入的确为服务对象的改变带来了转机,还有后来的“过来人”义工辅导,社区民警都有知晓,从服务对象一年多的定期和不定期尿检记录可以看到服务对象没有出现复吸的行为,社工与服务对象的专业服务关系结束,但帮教关系还在,希望社工在服务对象社区康复期间联合社区戒毒(康复)领导小组继续跟踪帮教服务对象。

(三)工作员的观察

通过个案介入,服务对象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家庭支持网络得到了很好的完善,与亲人的沟通和交流增加,同时也得到了成功戒毒康复的社区居民接纳,身体状况也比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回到社区的时候有好转,不再是面黄肌瘦,而是脸色圆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服务对象自我也获得了成长,找到了让自己戒毒康复的动力。

 

六、 反思

1、本案例中联合帮教是其中一个服务亮点,社区警务室向社工转介个案,社工联合社区警务室和社区治保会对服务对象进行帮教,社区警务室的尿检有效地监督了服务对象的行为,社工跟踪辅导督促服务对象保持操守,同时联系社区治保会协助服务对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曾经在社区治保主任的支持下推荐服务对象到社区股份公司工作,有效地解决服务对象的工作需求。

2、协助服务对象重建社会支持系统和改善家庭支持网络,通过服务对象在社区警务室开展的尿检记录以及社工多次的家庭访谈,慢慢建立了家属对服务对象戒毒康复的信心,让家属和社工一起为服务对象戒毒康复提供支持。

3、树立榜样,通过朋辈辅导给予服务对象支持。这是本案列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服务对象所在社区的已经成功康复的居民,他的家属开始都反对刚刚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回到社区的服务对象与已经康复的居民接触,社工也不敢贸然让康复的社区居民与服务对象联系。因此,在初期的时候社工先引进“过来人”义工对服务对象进行了多次朋辈辅导,让服务对象看到戒毒的希望和榜样的存在,再结合服务对象长时间的尿检情况,社工进行综合评估后才与已经康复的居民联系,了解其意愿后才让本社区的康复居民参与到社工的联合帮教服务,很长一段时间社工都对康复居民和服务对象之间的交往进行有效跟踪,多次参与到他们一起进行的骑行活动,同时与康复的居民进行访谈,了解他对服务对象的看法和服务对象在社区的情况,督促康复的居民要对服务对象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体现了社会工作的理念:助人自助。

深圳市升阳升社会工作服务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对本网站文字及图片进行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电话:0755-26530074 26456633
机构邮箱:syssg2009@126.com
机构地址:南山区前海花园三期36栋G1
前海花园位置:南山区前海路与桃源路交汇处(前海人人乐对面)
开车路线:月亮湾大道和一号路的交界处  为前海花园三期后门
附近公交站点:大新村、星海名城、南贸市场、南山法院、大新小学
公交线路:396、58、42、98、305、201等
粤ICP备17078112号-1

扫一扫关注我们